文化的本质
2015-10-21 17:04:17
  • 0
  • 1
  • 63
  • 0

文化的本质

——在“第一届全球共生论坛”上的发言

梁  勋

国历2853年5月26日

各位前辈、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的发言题目是:文化的本质。大家可能会认为,这个题目与本次论坛的主题相去甚远。其实,如果我在题目之前加上“共生”二字,大家或以为紧切了论坛的主旨。我想,在“共生文化”还没有正式诞生之前,我们最好是先搞清楚: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我希望大会主席、主持人和在座的各位,能够给我阐述“文化本质”的机会。我衷心感谢各位的宽容和倾听!这个发言,是我为本次论坛专门赶写的。希望我的发言对各位有所启发,也希望,我发言的内容,对于“共生”的含义有所增益。

下一周就是“被奴役国家周”,在这个时刻,我们聚集在一起,探讨“人类共生”的重大问题,这就有着更为特别和深刻的意义。

我的发言正式开始。


在已有的文献资料中,有关文化的定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林林总总。台湾学者殷海光(1919--1969)先生,在《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中,对世界上的文化的定义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有一百六十四种之多,这仅仅是1871—1951八十年间的世界各国学者们的意见。1951—2011的六十年间又有不少新的有关文化的定义出现。合起来大约有200种之多。如果加上古人的论述,又不知何其之多。

统观这些定义,表述虽有不同,内容或有差异,大致可以归结为这样几类:

一、“文化”是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及其成果表现形式。

二、“文化”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的结果。

三、“文化”是社会习俗,即行为模型,或者叫做生活方式。

四、“文化”是道德伦理、宗法制度。

五、“文化”是概念模式,即人们的思想情感的构造模式。

六、“文化”是科学技术及其成果表现形式。

七、“文化”是文明,文明则是社会公认的价值系统。

八、“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九、“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并具有传承性。

十、“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族群性。

在这些文化定义中,英国人泰勒的文化定义备受推崇。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泰勒的文化定义带有鲜明的西方色彩,即他把文化定义为与“个体”相关的文化表象的集结,虽然他说一个“整体”,但是,我们很难看出来,那确然是一个整体?

人们试图从各自的视角来定义文化。

而今天,在国内,很多人谈文化,则更具有“泛文化”的倾向。一个企业,无论大小,都在标榜自己企业的“文化”。人们看到一个事物,总想挖掘它的“文化”内涵。我们只要看看报纸和杂志,浏览一下网络,文化二字随处可见。人们去吃饭就会大谈“餐饮文化”;人们去旅行,就会想到“旅游文化”;甚而至于,有人专论“厕所文化”、“青楼文化”。

去年,我去山西朔州的一家民办幼儿园作《家长教育》的讲座,晚间,与该园园长聊天,他说自己是下岗工人,上学少,没有文化,幼儿园办得很吃力。我想,他把文化看作是识字读书多少了,这与《小二黑结婚》里的主人公的“学文化”观念差不多。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主张破四旧、立四新,要革“文化”的命,这个“文化”恐怕就是指“思想观念”了。我们随便走进一家企业,一进大门,你就可以知道这个企业的“文化”了,他们把“文化”都写在了墙壁上和标语牌上。有一位知名人士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也叫做《中国人没文化》,文章举例说:“再说到一个新的主题,紧急救援,这个可是事关民生和百姓的生死,但就是这么一个巨大的救援文化,又有多少人懂呢?其他不说,多少人知道如何自救互救,知道如何心肺复苏和止血包扎呢?”显然,作者在这里把文化等同于生活常识和科学技术了。更有甚者,现在有很多的“文化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了,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商品,可以随便买卖,而且还要卖出一个好价钱。并且有人把“文化产业”上升到“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的高度。显然,这些人把“文学、艺术、影视、传媒”等等,等同于“文化”了。

如上所述,文化似乎一个包罗万象的袋子,凡是与人有关的事物的都可以装进来。然而,这些定义表现出了明显的弊端:见物不见人,见果不见因,着相而迷本。

但是,这些定义都无一例外地指向一个真实的事物,即,“人”。因而我们不妨这样解读文化的特征之一:文化,是人的文化。而非动植物,亦非自然界。

文化,是人的文化。人,是文化的人。

文者,纹也,理也,以纹画理。人见天地万物皆有纹理,且感天地万物的纹理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为便于生理,刻之成纹,是有文字。于是人们道法自然,以理成规,形成各种各样的族群以更好地应对自然的变迁和族群间的侵扰,确保族群的正常存续和稳定发展。这是家庭、各种社会组织、乃至国家的成因。

化者,循、摹、变、易、融、通。由于“组织起来”所达成的生存效果远大于个体之和,于是,族群间纷纷效仿,并不断地变易融通,反馈增益。

文化的第二个特征是:文化并非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因此,我们不妨这样解读这一特征:文化,是人的历史凝结。人,是历史凝结的人。

文化的第三个特征是:文化是一种组织性,或曰结构性。因此,我们不妨这样解读这一特征:文化,是人的组织性。人,是具有组织性的人。

文化的第四个特征是:文化是一种约束性,或曰制约性。因此,我们不妨这样解读这一特征:文化,是人的约束性。人,是具有约束性的人。

文化的第五个特征是:文化同时是一种开放性,或曰共融性。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解读这一特征:文化,是人的开放性。人,是具有开放性的人。

文化的第六个特征是: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族群性、乃至国家性,或曰个性。因此,我们则可以这样解读这一特征:文化,是人的地域性。人,是具有地域性或个性的人。

上述特征分析里的“人”,是广义的人,泛指人类,而非个体或具体的族群。这些只是特征,具有趋同性。文化的这些特征分析便于我们逐步接近“文化的本质”。

那么,文化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透过种种现象,我们将会逐渐接近文化的本质。文化既然是人的文化,那么,根据上述特征,一个个相对孤立的人是不可能有文化产生的,也就是说,文化产生于人们的相互关系。为什么人类必须发生联系?仅仅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是没有孤立的人的存在的,人类属于两性繁殖,那么,两性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人类的繁衍。这是第一。第二,为了生存的需要,人们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生存,才能生存得更好。这就使人们发生了生产关系,这是形成“社会”的基础关系。

两性关系和生产关系决定着人们之间的其它关系。所有这些关系,我们归之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相对稳定的部分,我们称之为人际关系模式。比如夫妻、家庭、生产组织、宗教团体、文艺组织,乃至国家。

人际关系模式,就是文化。这就是文化的核心本质。

人际关系模式仅仅描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与之相关的还有两个相关关系模式:一个叫做“天人关系模式”,一个叫做“自我关系模式”。那么,完整的文化定义是:以自我关系为圆心,以人际关系为半径,以天人关系为圆周,所形成的人类赖以存续的行为模式。

这里所说的“模式”,是指相对稳定的关系组合,即人们所结成的组织及其规则。


一、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关系模式,是指人们从自然那里获得生存资源的相对稳定的生产方式,同时也包括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观念和认知。

自然界创造了无数的生命形式,据目前所知,地球上只有人类懂得并主动地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在人和自然的诸多关系中,只有“保护自然”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特征之一,而“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 是所有生命界对待自然的共同特征。

这里所说的“保护自然”,并不是简单地维持自然资源的原生态样式,而是使自然资源能够充分再生。这是“天人关系”中最为核心的关系,也是最佳状态。

主动地适应自然,能动地利用自然,自觉地保护自然,构成了天人关系的基本准则。这是天人关系的进动过程和必然方向。这种天人关系也可以叫做“天人共生关系”。

盲目地、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是对“天人关系”的巨大破坏,这种破坏必将导致天人关系的恶化,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

近一两个世纪以来,人们大肆开发地下资源。地下水、煤炭、石油、天然气,正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挖出来,这正像人们在自己的房子下面不停地挖洞,房子的倒塌是迟早的事。大肆地开发地下资源首先引起的将是地壳的变化,这一变化必将表现为“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灾害,这种灾害已经不再是“自然”灾害,而是人为灾害。而大量的工业污染造成了对空气、植被、微生物、小动物的直接破坏,生命的共生态岌岌可危。以核能源为超级能源的开发,正在显现出无法驾驭的状态,人们不知道,日本核事故到底是自然的灾害还是人为的灾难?

人类目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真正地严肃地思考“天人关系”了!

在中国,自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懂得如何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并保护着自然资源的再生。近期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部反映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古人的天人关系的伟大作品,这也是受到世界各国追捧的真正原因。以微生物为例,在中国人眼中,如果没有了微生物,我们的大部分食物将不再是“美味”。在中国的饮食领域中,我们的先人们为我们开创了“主动地适应自然、能动地利用自然、自觉地保护自然”这一最佳的“天人关系模式”,这是中国人对于人类的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从“主动地适应自然、能动地利用自然、自觉地保护自然”这一最佳的“天人关系模式”出发,我们就可以找到众多的生存方法和方式。与食物关联最直接的是农业、畜牧业和微生物业,在这些领域,我们就可以在这一“天人关系模式”的指导之下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民以食为天”是对“天人关系模式”的最精辟的归纳和总结。

天人关系,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天人关系还表现在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了解和认知上。

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始终是敬重的。从原始的自然崇拜,到生产活动前后的祭祀,再到对自然资源的理性保护均可感受到对大自然的浓厚的尊重。这种尊重以各种各样的祭祀形式予以确立并固化着人们的天人关系,以“崇拜自然”为基调的宗教逐步形成。今天看来,越是原始的宗教,越具有“崇拜自然”的特征。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远古的宗教的本质在于维护着某种“天人关系”。即便是现代的宗教,阐述“天人关系”的重要性也是宗教教义的重要内容。

人们对于自然的了解和认知催生了自然科学的诞生。

宗教为人们建立了“天人关系”的情感模式,自然科学为人们奠定了“天人关系”的认知模式,各种自然保护的观念和法度是制约天人关系的组织模式。评价天人关系的原则是,资源利用度和资源再生度。这是今后自然科学发展的方向。


二、人际关系

面对生存,人与人该如何相处?身处茫茫的宇宙,一个单个的人是如何的渺小啊!惟有联合起来,组织起来,才能有效地抗拒来自自然和同类的种种压力。这就迫使人们必须与他人发生这样和那样的联系,这种联系,我们称之为“人际关系”。

人与人的联系,首先脱胎于源与自然的繁衍关系。即一个人为父母所生,并延续着父母的职责。在这一过程中,至少发生了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这些关系的集结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组织——家庭。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家庭既是一个繁育组织(血缘组织),又是一个生产组织,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个教育组织和保卫组织。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家,作为最基本的生产组织的功能越发突出,家庭规模不断扩大,人口逐渐增多,家庭关系越来越复杂,除了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之外,兄弟关系、姐妹关系、祖孙关系、妯娌关系、叔侄关系等等相继出现,错综复杂。要维持好家庭的稳定,就必须处理好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就是说,各种关系必须有一定的准则。正是有了这样的准则,家庭成员之间才得以和睦相处。这些关系准则被逐渐修正并传承下来。家,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人际关系模式,也是我们必须经历的第一个人际关系模式,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个模式的呵护下成长,并同时呵护着这个模式。

家庭,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不是偶然的。人类在长达数百万年的演进过程中,逐步从松散的群落走向家庭。其中转变的过程具体是怎样的?这不是本文能够猜测的,这些要留给考古学家们去完成,希望能够找到这一转变的原因。而事实上这种转变业已发生,本文姑且把家的出现作为人类社会的正式开端。家,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最初原型,也是这个社会第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组织,一直延续至今。即便是在当代的社会背景下,家,依然是人们最为重要的生活组织。

家的出现,同时告别了原始族群具有血缘较近的同辈通婚的习俗,而把繁衍的触角伸向更为广泛的社会空间。这在生物学意义上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人种的优化从此开始。这是解读人类为什么会超越其它动物而成为这个地球上的主宰的一把不可或缺的钥匙。

家,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稳定的社会组织单元,已经有了近万年的历史。然而,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与发展,家的规模正朝着以“夫妻”为家长的简单单元方向变化,古代传统意义上的“家族”正在裂解为最基本的“夫妻制”单元,孩子成年以后即宣告独立,成立自己的新家。但是,家依然是成年人的责任所在,家依然是未成年人的养育所。

基于更为广泛的生存的需要,家庭的一些成员需要走出这个家庭,开始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建立起新的联系,从而建立起更为广泛的社会联系活动,这些活动首先以生活资料的交易与生产为主要内容。反过来,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交易活动进一步促进了社会联系的深入发展。人们的视野广泛地展开,社会联系逐步地深入并慢慢地催生了社会的分工,细密的社会分工伴生了协作的产生。

分工与协作催生了“管理”的产生,这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功能。最初的社会组织还较为松散,人们和组织的关系还不紧密,组织的效率难以保障,于是,组织的规则开始建立。组织规则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组织的效率,最为重要的是组织的利益分配原则得以确立。至此,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组织”才最终出现。人们依据“规则”在组织中展开活动。

这个“组织和规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际关系模式”。

由于“组织”对于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迅速成长起来并存续下去,社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社会组织的广泛建立同时还促进了“天人关系”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的了解和认知也将逐步深入下去,人们对于自然的了解和认知的广泛和深入反过来也促进着“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在生物学的意义上,一切生物所具有的普遍的“群落性”对于“共生关系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广泛的物质基础。人际关系模式从一开始就有着鲜明的“共生性”。共生,作为人际关系建立的出发点之一,在人际关系模式中和其它人际关系准则一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人际关系模式看作是一种“共生关系模式”。

所谓“文明”,即文化的成果彰显,亦即人际关系模式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的体现。这种体现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并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社会组织的广泛建立使得组织出现了不同的层级,这同时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复杂化。一个人,除开它的自然组织——“家庭”——不说,他很有可能同时处在不同的组织之中,因此,具有广泛社会认同度的人际关系“准则”和组织“规则”得以传播和传承。这个过程就是文化中“化”的含义。由于地域的关系,文化具有了相对的“边界”,因此,在相对隔绝的不同的地域里,其文化的具体显现有着外观明显的差异。迄今为止,人们所“看到”的文化仅仅是文化的成果和差异,而非文化的本质。

本质,即共性。人际关系模式就是文化的共性,亦即文化的本质。人类的一切成果都是“人际关系模式”的产物。没有“人际关系模式”的建立,人类一定还处在动物的存在水平上。

国家,在古代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组织”。国家,起源于原始的“族群”及其领地,到了距今4000年左右的时期,具有严格“组织”意义上的国家开始产生,它的前提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已经成为广泛的最基础的社会组织单元,族群的血缘关系开始明晰起来,各种社会组织开始萌发,人们的生产活动第一次以不同族群的联合行动的形式出现,大禹治水则是一次典型的国家生产活动。国家的出现为具有血缘关系的部族划定了疆界,这一行为首先具有“保护”的意义。由于国家疆域资源的不均衡,这必然导致国家之间的纷争的产生,因此,国家除了“保护”作用之外,又具有了“扩张”的作用和意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则处在各种社会组织层级的顶层,这个“顶层”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结构,“政治结构”的组织形式叫做“政府”。这个“政治结构”将会影响到社会各领域里的“人际关系模式”,因为,“政治结构”是最有权威的居于顶层的“人际关系模式”,甚而至于它是“人际关系”的范式。

国家作为一个稳定的“组织”形态的出现,表明人们之间的关系在地域上已达到最大半径。社会的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基本定型:家庭、一般组织和国家政府。作为成熟的个体,就同时具有了这三种组织属性。

家庭和国家都具有较为稳定的结构形式,而一般组织则较多变换。通常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一般组织再细分为:经济组织、宗教组织、文艺组织、传播组织。而军事组织则视为国家组织的一部分。当然,这些组织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交叉。一个文艺组织也可能会有经济性质,一个经济组织也可能会有宗教性质,一个传播组织也可能会有文艺性质,等等。

所有这些组织,我们都称之为“人际关系模式”。而组织的“结构和规则”则是人际关系模式的两个核心内容。

组织越多,人际关系也就会越复杂,相应地,人际关系准则也就更加复杂化。虽然人们在不断地调整着人际关系及其准则,但很多准则并不具有社会认同性,即权威性。这就需要从国家层面来规范人际关系及其准则,这种规范就是“道法体系”的建立。中国古代叫做“道德伦理”和“典章制度”。

而评价一个组织的优劣,包括政府性质的组织,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组织的结构,评价的基本准则是“简洁、高效”;一个是组织的规则,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开、民主”。家庭属于高度的共产主义组织,不适用上述评价标准。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和紧密,人际关系的最大半径由国家变为全球,而且开始向外太空延展。这一改变必将带来“人际关系模式”的改变。首先改变的是“生产关系”,即生产组织,或者叫做经济组织。大量的“跨国”经济组织开始将世界上的所有国家编织在一起,人际关系进入一个泛地球化的时代,亦即人际关系进入一个泛人类化时代。这意味着每一个人与世界上所有的人均发生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如果说以往人们仅仅考虑的是国家范围内的共同生存问题,那么,现在,人们必须考虑全人类的共同生存问题了!

突破国界的人际关系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模式”呢?泛人类化时代的人际关系的结构形态和行为准则将会是怎样的呢?这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我相信,只要人类本着“共生”的原则,其结构一定会趋于完善,其规则也一定会更加合理。


三、自我关系

生命以“个体”形式表达着它的真实的存在和意义,当它开始以“我”来表述自己的存在的时候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尽管从“人际关系模式”角度看个体是不能够独立存在的。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是独立的个体”,首先是指人的生物属性,即人是具有独立自我意识并能够决定自我行为的独立的生命个体。

生物性虽然是“独立的个体”的基本属性,但绝不是它的全部意义。对于“独立的个体”而言,思想活动、情感表达、价值判断、认知水平、语言能力、行为能力、自我意识等等,构成了个体的丰富内涵。

因此,如何对待“自我”成为个体成长中的必修课。早年的课程来自个体所处的“人际关系模式”,成年以后的课程则是“自修课”,直至个体死亡。“课程”的核心始终是围绕着“自我关系”的调整展开的。成年以后,个体的“自我关系”逐渐清晰并稳定下来,我们把这一稳定的自我关系叫做“自我关系模式”。

作为个体,不仅要时刻调适自我关系,还要不断地调适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孔子曾对“自我关系模式”的进动作过描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说明,“自我关系模式”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在不断地改进和修正。

关于“自我关系模式”的说法,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好理解,因为它是人的内在的观念结构和行为模式。要了解一个具体的人的观念结构十分困难的,即便是他自己,有时也并不十分清楚,我们只有通过他的言语来窥测其观念及其结构,往往并不十分准确。而对于一个人的行为模式,相对较好观察,因为行为模式具有很强的个性特点。一个人的观念结构和行为模式,我们可以借用这样的词语来描述它,那就是一个人的“性格”、“品格”或者叫做“人格”,但这并不等同于“自我关系模式”。

人类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形成了几个与“自我”相关紧密的认知领域:生理现象、生活习惯、心理现象、精神现象。包括“思想活动、情感表达、价值判断、认知水平、语言能力、行为能力、自我意识”在内,个体的“自我关系”也是十分复杂的。

目前,人类对对“自我”的认知水平还不是很高,人们感觉到,对“自我”的认知的难度并不亚于对“宇宙”的认知难度。

在人们的“自我关系模式”的建构过程中,有几个基本的概念对“自我关系模式”形成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是人性观,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人性观,我们与其他人就会有很多无形的隔膜;第二是价值观,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就很有可能舍弃很多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第三是人生观,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人生观,我们的一生,要么很短暂,要么很平庸;第四是历史观,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历史观,我们就不会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将会到那里去;第五是社会观,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社会观,我们可能就看不到光明,看到的往往是黑暗;第六是世界观,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就会残缺不全。这些观念的清晰程度决定着一个人的“自我关系模式”的成熟度。限于篇幅,这些概念的具体内涵在此不作展开。

每个人的“自我关系模式”受着他所在的家庭、地域、种族、宗教、历史等等的影响,从而表现出“自我关系模式”的个性化差异,这是每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也是他存在的意义所在。这就是“自我”。

一个良好的“自我关系模式”的建构需要使用以下材料:自由、探索、开放、包容、前瞻、坚毅、乐观、创造。他不会因为“人际关系模式”的束缚而放弃独立的思想,他不会因为前面看不清道路而放弃探索,他不会因为自己学识渊博而不去开放,他不会因为自恃真理而不包容,他不会因为困苦低迷而失去前瞻,他不会因为目标久远而放弃坚毅,他不会因为暂时的失意窘迫而放下乐观,他不会因为安逸富足而不去创造。

“自我关系模式”关系到个体的成长、成熟、发展和成就,也关系着个体在社会组织中的作用和地位。总之,所有个体“自我关系模式”的完善关系着人类的进步。希望相关的学科研究能够深入下去,用以推进人类的文明。


四、自我、人际、天人,及其它

要想改造社会上的不合理的“人际关系模式”,首先必须改造个体的“自我关系模式”。而谁能够率先调整好自己的“天人关系模式”,那他一定会成为先知。在个人那里,这三个关系模式是统一的,但并非完全吻合。三个关系模式之间有时会发生一些矛盾或者冲撞,所以,人们总会感受到自我的、人际的、天人的关系错位。

一个良好的“自我关系模式”也会影响其他的人,成为其他人的“榜样”。如果我们把“模式”理解成“文”,那么,影响到其他人或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就是“化”。同样的道理,一个良好的“天人关系模式”和“人际关系模式”也会影响其他的人和组织,成为其他人和组织的“样板”。这就是“文化”。各种人、各种组织、各个国家,都需要更多的交流。交流既是文化的桥梁,也是文化的催化剂,好的文化就是在交流中诞生的。

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也存在着文明和不文明的方式,不文明的文化交流方式本身就是对文化的亵渎。那些以“强权和武力”的方式令人接受某种文化的做法是不足取的,而那些本来并非优秀的文化却以宗教式洗脑的传播方式同样是不足取的。

我所认识的中国文化就具有很好的交流基因,它的包容态度,它的融合能力,它的建构能力,它的护持力,都是值得称道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一点瑕疵都没有,因为它有很强的护持力,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它就很守旧。它长时期对待科学技术的疏离态度,表明它的“天人关系模式”出现了某些问题。然而,今天的人们,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达到了“圣化”乃至“神化”的地步,这恐怕也是有问题的。科学技术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然而,再先进的科学技术,恐怕也不应该伤害到“天人关系”,否则,那就是自掘坟墓。

那么,调适科学技术在“天人关系”中的作用的基本准则是:厚德载智。


五、结语

回观世界上多达200余种的文化定义,我们只能说,那些定义大多是描述了文化的表象,这些表象,实为文化的枝叶和果实。当然,有不少的定义已经十分接近了文化的本质,可惜没有能够触及到文化的筋骨。

下面再对文化的定义作一个总结:文化,是以“自我关系模式”为圆心,以“人际关系模式”为半径,以“天人关系模式”为圆周的人类赖以存续的组织行为模式。它因为地域不同、历史不同、族群不同而略有差异,而它的总的趋势是趋同的。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共生论坛活动,就是一个有组织的文化行动,论坛的规则就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我们每一个人都为这个论坛作出自己的贡献并相互分享彼此的思想和观点。文化既是积淀承继的,又是发展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也必将以一种新的样式呈现。

无论是一对夫妻,一个家庭,一个组织,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我们常常说要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或者要建构新型的文化形态,那么,到底要传承什么?建构的又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良好的“自我关系模式”,优秀的“人际关系模式”,和恰当的“天人关系模式”。只要人们,本着共生的精神,我相信,未来的中国一定是一个共生的中国,未来的世界也必定是一个共生的世界!

让我们携起手来!打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抛弃批判主义的懦弱和悲鸣,冲破意识形态的壁垒,为着中国、为着世界、为着众生,坚定地,向着共生,前行吧!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欢迎各位批评和指正!

谢谢大家!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